关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,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 ,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。
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46年,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“ENIAC”,用于计算弹道 。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 ,但它的体积庞大,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,重量约30吨 ,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。显然,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,使用不便。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·冯·诺依曼发明(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) ,有三间库房那么大,后逐步发展 。
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1954年,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 ,取名“催迪克 ”(TRADIC),装有800个晶体管。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,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。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,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 。
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年4月7日 ,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,IBM360系统,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。IBM360系列计算机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 ,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,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。与第二代计算机(晶体管计算机)相比,它体积更小、价格更低 、可靠性更高、计算速度更快 ,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 。这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,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,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。与第二代计算机(晶体管计算机)相比 ,它体积更小、价格更低 、可靠性更高、计算速度更快.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。
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,美国英特尔公司工程师‘泰德.霍夫’指出世界上第一个CPU‘微处理器4004’,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。第一阶段是1971~1973年 ,微处理器有4004、4040 、8008。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(CPU为4040,四位机)。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-8型。 第二阶段是1973~1977年,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 。微处理器有8080、8085、M6800 、Z80。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(CPU为8080,八位机)。后期有TRS-80型(CPU为Z80)和APPLE-II型(CPU为6502) ,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。
笔记本温度高了,关机,会自然冷却。放到冰箱后 ,虽然冷却比较快,但冷却后,拿出来时 ,笔记本会结露,电路板上会有水,如果开机 ,可能形成短路,损坏电脑。建议拿出来,彻底晾干后(确定内部没有水分了)再使用 。
本文已完
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46年 ,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“ENIAC”,用于计算弹道。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,但它的体积庞大,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 ,重量约30吨,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。显然,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 ,使用不便 。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·冯·诺依曼发明(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),有三间库房那么大,后逐步发展。
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1954年 ,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,取名“催迪克”(TRADIC),装有800个晶体管。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,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。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,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。
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年4月7日,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 ,IBM360系统,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。IBM360系列计算机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,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,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。与第二代计算机(晶体管计算机)相比 ,它体积更小、价格更低、可靠性更高 、计算速度更快,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 。这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,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 ,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。与第二代计算机(晶体管计算机)相比,它体积更小、价格更低、可靠性更高、计算速度更快.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。
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,美国英特尔公司工程师‘泰德.霍夫’指出世界上第一个CPU‘微处理器4004’ ,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。第一阶段是1971~1973年,微处理器有4004 、4040、8008。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(CPU为4040,四位机)。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-8型 。 第二阶段是1973~1977年 ,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。微处理器有8080、8085 、M6800、Z80。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(CPU为8080,八位机) 。后期有TRS-80型(CPU为Z80)和APPLE-II型(CPU为6502),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。
笔记本温度高了 ,关机,会自然冷却。放到冰箱后,虽然冷却比较快,但冷却后 ,拿出来时,笔记本会结露,电路板上会有水 ,如果开机,可能形成短路,损坏电脑 。建议拿出来 ,彻底晾干后(确定内部没有水分了)再使用。
呈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的核心内容解析,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,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。本文来自作者[舱八]投稿,不代表捕梦资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urbike.com.cn/news/1281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捕梦资讯的签约作者“舱八”
本文概览:关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,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,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。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46年,世界上出现了...
文章不错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