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有关“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 ”话题很是火热 ,小编也是针对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佛家经典名言50句(出世境界)
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,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,绝没有这个观念。
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 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 ,心胸里头还有你、我 、他,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,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!这是世间法的作风 ,佛法没有,给了就给了,要像“事如春梦了无痕”一样的忘掉它 。
菩萨于法 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 ,不要有对象的观念。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,出一点钱,或者救济一个人 ,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,那是住相布施。
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,拿形相来见佛,就错了。
凡所有相 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凡是你有什么境界,都是假的;凡是你修得出来的 ,不修就没有了。若见诸相非相,你就见到佛了,见到佛的法身了。
不应取法 ,不应取非法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你讲空也不对,不是佛法,执著有也不是佛法 ,非空非有也不对,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。
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 ,像过了河的船,都要丢掉 。何况一切不是法呢!
无有定法,如来可说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法在哪里?不一定在佛经上啊!世间法皆是佛法……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。
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说 ,非法、非非法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如来所说法,你也不可抓住!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,认为这样就对 ,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……说得出来的,表达得出来的,已经不是它了。
一切贤圣 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这是佛法的精神,它不像其他的宗教,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 ,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,一切的大师,乃至到了华严境界 ,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。
1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,真正的圣人,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,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。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,你已经著相了,说得好听是著相了 ,不好听是著魔了。
1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真正的清净心,不是有个光,有个境界 ,而是不住色,不住声香味触法,他说真正的修行 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,坦坦然,物来则应,过去不留。
1如来说世界 ,非世界,是名世界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告诉你,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 ,一粒一粒灰尘,一个分子一个分子,组合拢来 ,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。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,分析了,本来就是空的 ,没有世界的存在。
1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,这是真正的佛。
1若心有住 ,则为非住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若心有住,可以训练意识专一,比较能够宁静,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……所以若心有住 ,即为非住,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。
1如来说一切诸相,即是非相。又说一切众生 ,即非众生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不要著相,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,都是非相……再进一步说 ,不但无我,也无人,也无众生。
1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 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说法是真实的 ,不说假话,说的是老实话,实实在在 ,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。
1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无实,没有个东西;无虚,但是不假的 。所以形而上的道理 ,真正的佛法,不真不假,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 ,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。
1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世间一切法,都是佛法 ,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……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,清净的地方,脏的地方 ,处处佛在现前,这就是如来 。
20 、实无有法,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真正的佛法 ,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,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。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,身体都没有了,连感觉都没有了 ,所以五蕴皆空,连光也没有,色相也没有 ,一切都不可得,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大彻大悟 。
2如来说:一切法皆是佛法。所言一切法者 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什么叫一切法?一切法皆空嘛!……这是一个观念问题,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 ,观念说空就空了 。
2一切法无我,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空灵的,广大的 ,一切都不著的,一切都不住的。
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学佛的第一步,学到身见忘掉了……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 ,达到无我才对……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,还有一个法在喔!最后要法无我……到了法无我,叫做人法二无我 ,到达了就成佛 。最后连空也空,空也不存在。
2如来说诸心,皆为非心 ,是名为心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这一切人的心啊,都不是心 。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!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,包括狗啊 、牛啊、蚂蚁啊、小昆虫这一切生命 ,都不是心……叫它是心。
2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一切都不是心 ,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,像时间一样,像物理世界一样,永远不会停留 ,永远把握不住,永远是过去的……我们刚说一声未来,它已经变成现在了;正说现在的时候 ,已经变成过去了 。
2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千万不可以著相,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。
2说法者,无法可说 ,是名说法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。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,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,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。
2是法平等 ,无有高下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八万四千法门,念佛也好,修密宗也好 ,参禅也好,修止观也好,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,以华严境界看来 ,都能成就。真正的佛法是平等,无有高下的。
2以无我 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 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 、有人我、有众生,是因人我分别而来;把我相、我见一空以后,平等性智出来 ,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……但是要修一切的善,才能证得空 。
30、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。若有众生如来度者,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……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 ,这个佛就不是佛了,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,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 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的人了 。
3若以色见我 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所讲的是色 、声都不能见道,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。学佛法著相了 ,就不能见得法身 。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 、寿者相是四大原则,任何的著相,都不能见得法身 ,所以说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都错了。
3知一切法无我 ,得成于忍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,达到了无我的境界,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 。(无生法忍:佛自己说 ,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没有动过怨恨的心 ,只有慈悲的念,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……这是定,这是无生法忍,这也是般若 ,也就是悟的境界。)
3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 ,故名如来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譬如电灯、电风扇,把开关一打开,这个电来了 ,但是看不见电,只感觉到光,感觉有风 ,电来了没有?来过了,好像没有来,它又消散了 。电去了没有?去了 ,好像没有去,再发动它又来了,它是不来也不去,不生也不死。
3于一切法 ,应如是知,如是见,如是信解 ,不生法相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理性上清楚了,才是不迷信。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,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 ,全体是迷信!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,如是信,才是正信 。如是解 ,正信以后,由这样去理解它,这才是理性的。学佛修道是理性的 ,不是情感的,不是盲目的迷信,是理性的如是信解。
3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不要著相 ,尽管在说佛法,始终没有一点佛味,不像那些佛油子 ,而是很平凡,很平静;尽管在讲金刚经,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 ,如如不动。什么是如如不动呢?不生法相,善护念,无所住。
3一切有为法 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 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南怀瑾:佛告诉我们 ,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,是幻影。
3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 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菩提比喻智慧 ,明镜比喻清净心。本来清净,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
3人有南北,佛性无南北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佛家主张 ,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。
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禅家的真谛便是——自性本清净 ,只待明心见性。
40、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其实说的是:不着相 ,不动心 。
4迷人口说,智者心行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不修证,非佛法。
4不悟即佛是众生,一念悟时 ,众生是佛 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迷悟 、凡圣,只在一念之间。
4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若见世间过 ,即说明自己动了心、着了相,也失了慈悲之心 。
4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 ,无住为本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无念是不住念,无相是不住相,无住是随它去。如此 ,道便通流 。三者是一。
4道须通流,何以却滞?心不住法,道即通流;心若住法 ,名为自缚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念念流动即是道,而不是一念不生 。不拒迎,念即流动。
4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……外禅内定 ,是为禅定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禅定正义。
4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 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解析:意在言外,得意忘言。
4色不异空 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——《心经》
南怀瑾:色一个字,不单是代表五蕴 ,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 。……这内外两种色,都是因缘生,无自性 ,无实体,不可得,根本是性空。现下虽是幻有 ,毕竟不可得的,所以即色即空,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。
4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 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 。——《心经》
南怀瑾: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,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 ,诸法未曾离开空相,故云是诸法空相……一切法的实相是空,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 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50、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 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 。——《心经》
南怀瑾: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有挂碍 ,等于眼中有沙,认生死轮回为实有;出世间法不空,与般若亦有挂碍,等于肉中有刺 ,认化城为宝所;故有凡夫生死 、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。
关于“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哈网]投稿,不代表捕梦资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urbike.com.cn/news/100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捕梦资讯的签约作者“哈网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...
文章不错《佛家经典语录(佛家经典名言50句)》内容很有帮助